本報記者 袁雪婧
北京時間6月23日凌晨在保加利亞索非亞落幕的2025年藝術體操世界青年錦標賽上,中國小將王淇獲得球操銀牌、帶操第四名,創(chuàng)造中國選手在該項賽事的歷史最佳戰(zhàn)績。一個月前的亞錦賽上,她就曾收獲2金2銅。這個夏天,王淇像初露尖尖角的小荷,汲取成長的養(yǎng)分,積蓄綻放的力量。
本次藝術體操世青賽沒有設置個人全能項目,只進行圈、球、棒、帶四個單項的比拼。14歲王淇代表中國隊出戰(zhàn),在預賽中以兩個第三名的成績晉級球操、帶操決賽,圈操和棒操出現了一定失誤未能入圍決賽。球操決賽中,王淇選用了一首17世紀維瓦爾第創(chuàng)作的巴洛克風格音樂,極具古典和優(yōu)雅韻味,得到25.950分勇奪銀牌。決賽中王淇對這個成套的演繹近乎完美,雖然在難度分上落后于獲得金牌的哈薩克斯坦選手耶里克謝娃0.5分,但在藝術分上王淇獲得全場最高分8.150分,完成分8.100分也與耶里克謝娃并列全場第一,兩人最終的分差僅有0.2分。帶操決賽中,王淇以25.350分獲得第四名,同樣是一個不錯的成績。
“這次比賽競爭非常激烈,成功率特別重要,一點小失誤就會錯失決賽機會。”在世青賽舞臺,王淇與全世界最頂尖的青年選手同場競技,收獲很大。“感覺大家都努力在轉體上增加難度分值,轉體圈數很多或者轉速很快,我要在這些方面更努力提高。”王淇很欣賞耶里克謝娃,也會向對方學習。“她的表現力很好,動作和力度都很到位,尤其她的轉體很厲害,這也是我需要加強的。”
出身體育世家的王淇,父母曾是棒壘球運動員,她小時候在藝術體操訓練館玩耍時接觸到了這個項目。雖然9歲才開始練藝術體操算比較晚,但她有滿腔熱愛。“我覺得自己天賦還行,畢竟有一些體育基因,家人都從事球類項目,所以我對球操感覺還不錯。”藝術體操項目每天動輒10個小時的訓練時長,苦和累是必然的,家庭環(huán)境的熏陶和自身堅韌的性格讓王淇從未輕言放棄。“因為父母也是練體育的,可能和很多家長不同,他們更能理解練體育很累、挫折很多,雖然也會心疼我,但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勵。前一段訓練量比較大,傷病比較多,好在堅持下來了。有時候個別動作‘跑范兒’,會影響成套的成功率和質量,動作感覺經常一整天都找不回來,我就告訴自己必須多練。”
藝術體操有句行話叫“藝術在前,體操在后”,洛杉磯奧運周期新規(guī)則也更突出了藝術分的比重。“平時會接觸各種類型的舞蹈,拉丁、芭蕾、爵士、古典舞、現代舞等等,都要學習。藝術體操對藝術性要求很高,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認知,找準音樂感覺。”王淇表示,一枚世青賽銀牌給自己帶來了更大動力。“雖然更想拿金牌,但是銀牌也不錯,說明我還有進步的空間,對以后的目標和方向也更清晰了,未來我會更加努力。”
審核:張素琦